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厚植爱国情 激励报国行(大家谈)

2024-10-08 11:47:27  来源: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期大家谈刊登3篇稿件,与广大读者一道体悟家国情怀、坚定报国决心、共祝国泰民安。

  ——编  者  

  爱国教育应可亲可感

  吴  丹

  邀请奥运健儿走进校园,讲述为国争光的拼搏故事;将红色场景、奋斗历程融入思政课堂,让学生体悟祖国的苦难辉煌;举行升旗仪式,以“中国红”激扬爱国情……国庆前夕,许多学校组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为学子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

  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既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针对学生认知特点,结合历史现实,兼顾说情说理,巧用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情景式教育,引导学生们更好认识伟大祖国,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更好涵养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推出更多寓教于乐、感染力强的爱国教育活动。让爱国教育更加可亲可感,必能更好激发青少年的自豪感、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文化交流助同心筑梦

  李维俊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火热开展,红八军帽徽、“抗战必胜”小江瓷壶等展品,见证着八桂儿女的爱党爱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

  新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庆是体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大庆典活动。75年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念烙印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爱国主义成为各族群众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有助于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引导各族群众更好认识75年来的伟大成就,将进一步巩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良好局面,进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作者为本报广西分社记者)

  凝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魏昶昊

  军营里的国庆,总是别有味道。从组织“强军号角”拉歌比赛、“一队一品”文艺展演,到前往烈士陵园致敬英烈,再到自编自演拍摄军旅题材微电影,近段时间,我所在的部队组织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振奋了大家的爱国情、报国志,凝聚起强军兴军正能量。

  “我生在这个国家,就是为保护她而来”,一名战士的话,是无数人民子弟兵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军人的天职是报国。回望历史,一代代革命军人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在生死考验面前视死如归、冲锋陷阵,在艰苦恶劣环境中扎根奉献、戍边卫国,在练兵备战一线摸爬滚打、刻苦磨炼,在抢险救灾行动中挺身而出、负重逆行,为国家、为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对新时代革命军人而言,爱国不是空话,必须勇敢扛起强军重任,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利益。

  人民子弟兵是坚如磐石的钢铁长城。守护好万家灯火、万里河山,正是革命军人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