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
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亩攻关田籽棉平均产量达到750.3公斤/亩,千亩示范片籽棉平均产量达到637.7公斤/亩,再创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历年新高。
“我们今天测算的地里,平均密度是11000-12000株,每株平均铃数是14到15个,经过估算每亩有12万个以上的棉桃,棉铃单铃重是在6克以上,测产百亩在750公斤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介绍。
此次测产的的棉花地总面积654亩,选用“中棉113”优系品种,配套“宽早优”、高质高效种植模式,集成水肥一体化、精良播种、免疫诱导抗逆与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共同打造新疆棉花“百千万”单产提升工程。“今年我们目前总体产量还比较乐观,目前产量较往年有所提高,通过这些技术集成,我们有信心大面积地复制与推广。”得知测产结果,新疆联盟优棉科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永明表示。
今年,昌吉州启动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计划通过3年项目实施,到2026年,百亩棉花示范达到目标产量800公斤/亩、千亩示范达到700公斤/亩、万亩示范达到600公斤/亩。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种植的“中棉113”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棉花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在耕、种、管、收等环节全部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和100%机械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