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人民领袖始终如一的赤子情怀。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2023年4月3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具体要达到的5个方面目标,其中一条就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须紧紧锚定这一目标,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早年在河北正定,他骑着一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跑遍全县25个公社、220多个大队,倾听群众心声;在福建宁德,他带头沉下身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了解群众生活;在浙江,面对超强台风,他彻夜不眠指挥群众转移,坐上冲锋舟直奔群众被困地区;在上海,冒着大雨到社区调研,有居民想将一只编织牛送给他,他会心一笑:“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走得通、行得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新征程上,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