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越是任务艰巨、矛盾复杂,越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能力水平和责任担当。然而,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却滋生出一种“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消极心态。有的对待工作满足于“完成”而非“完美”,在考核检查时只求勉强“过关”;有的面对矛盾问题习惯“推、拖、绕”,抱着“熬一阵就过去”的侥幸心理……这种满足于“过关”、不求“过硬”的现象,反映出这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进取精神衰退、担当作为缺失,这种现象如同侵蚀肌体的“慢性病”,长此以往将会严重阻碍工作落实,须高度警惕、坚决纠治。
“过关”与“过硬”,虽一字之差,但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与工作标准。“过关”是低标准的敷衍心态,是消极被动的应付;“过硬”是高标准的境界追求,是积极主动的作为。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从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路上必然会遇到更多“娄山关”“腊子口”般的考验。如果党员干部只满足于“过关”,我们的事业就可能在爬坡过坎中停滞不前,甚至错失发展良机。只有锻造一支思想、能力、作风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才能更好攻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摒弃“过关”心态,追求“过硬”标准,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锤炼真本领、展现新作为,让“过硬”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底色。
筑牢“过硬”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坚定方能行动坚决。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身,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思想根源上摒弃“过关”思维,树立追求卓越的行动自觉。
提升“过硬”的能力本领。“过硬”的实绩,离不开“过硬”的能力支撑。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聚焦主责主业,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基层当作“练兵场”,把矛盾问题当作“试金石”,在破解复杂问题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要敢于创新突破,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理念、新方法应对新挑战,让“过硬”的能力成为干事创业的底气。
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作风体现形象,作风决定成效。党员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对待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要敢于担当作为,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到“过硬”。
“过关”易,“过硬”难;“过关”只能解一时之需,“过硬”才能筑长久之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摒弃“过关”思维,以“过硬”的信念、“过硬”的能力、“过硬”的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