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制 > 张家口法制

羊囫囵绽放“希望花”

2017-07-14 09:26:0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羊囫囵绽放“希望花” 工作组开会商量扶贫解决方法。
工作组开会商量扶贫解决方法。

羊囫囵绽放“希望花” 单永刚 (中) 和薛宏刚 (左) 走访困难群众。
单永刚 (中) 和薛宏刚 (左) 走访困难群众。

羊囫囵绽放“希望花” 单永刚与村民们一起种牡丹。
单永刚与村民们一起种牡丹。

  ■记者孙媛通讯员刘鹏武佳男

  6月28日上午,阳光很暖,几名老人坐在村口的阴凉处唠着家常,远远看到有人向他们走来,一名老人熟悉地和他打起招呼:“单书记,这么早就出去?”“对,去趟县里的能源办,咨询咨询咱村的那个扶贫项目。”

  答话的人名叫单永刚,是桥西公安分局驻张北县台路沟乡羊囫囵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兼第一党支部书记,2016年2月23日,单永刚带领的工作组一行三人卷着铺盖进驻,一年半过去,如今,在他们的努力下,村里道路问题解决了,村容村貌改变了,光伏扶贫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看着村里的变化,我们感觉有了主心骨,生活有了奔头……”村支书薛宏刚感慨到。

[!--empirenews.page--]

  修好一条路

  刚到羊囫囵村时,单永刚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这是张北县台路沟乡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总户数298户,总人口815人,集中建档立卡的贫苦户95户122人。

  “正月十六,刚过完年,工作组正式进驻羊囫囵,没想到车还没开进村,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单永刚回忆道,那时正值张北冬春交替,白毛风把一冬天的积雪吹起来,然后又落在了村口路的两边,堆成近两米多高的雪墙,白天化、夜里冻,路面光亮得像面镜子,工作组的车艰难行进,只挪到半路就陷入雪窝,几个人站在瑟瑟的寒风中束手无策。

  “幸亏遇到路过的老乡们,大家合力把车推出来。”看着老乡渐渐远去的背影,单永刚心里有了修路的想法。

  三人姗姗来迟,村支书薛宏刚听说是村里的道路拦了他们,马上道:“咱村那条路,真该修修了,村民们进出实在困难。”单永刚一拍大腿紧随道:“咱们想一块儿了,这个难题必须解决。”

  为了修好这条进村路,三人需要经常到县里、乡里打申请、送批文,车上常备一把铁锹,车轮一旦陷进泥里马上撬出来,用单永刚的话说就是:“修路当紧,绝对不能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经过多方奔走,工作组最终争取到专项资金及各种补贴4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1.6公里的村村通公路,村民的出行问题算是解决了,单永刚心头的一块大石也跟着落了地。

  “以前路不好走的时候,家家户户种的土豆很难外销,只能靠小马车进村来拉,再卖给大货车车主,无形中增加了成本,现在大货车可以直接进村收购,少了一道手续,村民们也能多收入几百元钱,可别小看这几百元,够我们买一年的生活必需品了。”村民夏建兵乐呵呵地说。

[!--empirenews.page--]

  算清一笔账

  “坐在热炕头上,老乡们很乐意跟我们唠家常,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们过得很是清苦,局里虽然会购买米面粮油送给他们,可是光靠输血是不行的,万一工作组走了,他们不又返贫了吗?”工作组对羊囫囵村了解得十分透彻,破解贫困村问题,必须要产业支撑。

  那么如何让群众从发展产业上富起来?驻村工作组费尽了心思。

  单永刚通过多方打听,与做光伏产业的黄山睿基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经过数次沟通,公司同意到张北县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单永刚与公司北方区经理王俊民一起奔走于市里县里各部门,几经协调、多次论证,终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投资规划,其中一条就是赠予项目所在地四个村委会不少于400千瓦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电站所有权和收益权归村里所有,而羊囫囵就是当中一个受益村。

  目前,睿基股份(张家口)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张北县工业园区正式成立,80亩土地已经挂牌,7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那这400千瓦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到底能给村集体带来多少收益呢?县新能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单永刚算过这样一笔账:张北县一年日照时间为1550小时,扶贫电站容量为300千瓦,这样一年发电量是465000度,2017年上网标杆电价为0.75元/度,加上前三年每度还有0.2元补贴,总共是0.95元/度,二者一相乘,村集体可以得到44万元左右收入,即使没有补贴,也可以获得34万元左右收入,这对于一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来源。

  通过产业扶贫,完成“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是目前单永刚最大的心愿:“现在我希望扶贫电站能够尽快落成,早日让村民看到真金白银,加快他们的脱贫步伐。”

[!--empirenews.page--]

  绘出一幅图

  工作组居住的小院里,种植了一小片牡丹花,花籽刚刚埋下,枝丫尚没钻出地面。在张北的土地上,种植土豆、莜麦司空见惯,但培植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记者还是第一次见到。

  “怎么想到在这里种牡丹?”面对大家的疑惑、不解,单永刚总是耐心解答:“别看牡丹是‘花中之王’,模样生的娇艳欲滴,就认为它喜爱温暖潮湿的环境,其实不然,前人说,其生长习性‘宜寒畏热,喜燥恶湿’,理论上张北的土地和气候也可以种牡丹。”

  单永刚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在和王俊民跑项目的日子里,脾气性格相投的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王俊民是山东菏泽人,菏泽现在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家乡是名扬国际的“牡丹之都”,王俊民自然对牡丹的生长习性知之甚多,在张北考察其间,他将自己的想法对单永刚和盘托出:“我觉得这里的条件适合种牡丹,要不咱试试?”

  正在寻找新项目的单永刚马上上网搜索牡丹花的习性和经济价值,“牡丹籽一公斤可以卖到几十元,花蕊每50克600元左右,牡丹籽油更是世界上营养丰富、价格昂贵的植物油之一,可以说牡丹身上处处是宝。”

  嗅到商机的二人一番合计后,着手准备试验田种植。

  没几天的功夫,籽买好了、地翻好了、架支好了,看着小小的试验田,单永刚每天都在企盼着枝丫能够快一点破土而出,帮村民们开辟出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

  “除了试验田,接下来,工作组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建广场、安路灯、取泉水……单永刚的驻村笔记里写得密密麻麻。

  站在试验田前,单永刚望向太阳落山的地方,他的脑海中早已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庄远处是排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和灿烂绽放的牡丹花,村里老人或聊天、或健身,三五孩童嬉戏玩耍……

编辑:郝学锋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