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发现

东窑沟:小山村深藏千年制陶史

2018-05-11 08:44:55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东窑沟:小山村深藏千年制陶史 已废弃的制陶窑址。
已废弃的制陶窑址。

东窑沟:小山村深藏千年制陶史

东窑沟:小山村深藏千年制陶史 陶艺博物馆内陈列的陶制品。
陶艺博物馆内陈列的陶制品。

  东窑沟村有着上千年的制陶史,所制陶器从缸、坛、盆、罐等大物件,到秤砣、筷笼、捻线砣、打火罐、鼻烟壶等小物件,日用器具几乎无所不包,品种成百上千。村民侯印平花费数年时间,收集了大量陶制品,建起了陶艺博物馆,让许多散佚民间的陶制品得以面世。

  记者 王瑾涧 通讯员 温婧 郭颖辉

  五花八门的陶制品

  东窑沟位于涿鹿县武家沟镇西部桑干河北岸,依山傍水植被又好,让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

  侯印平是东窑沟村陶业世家,祖上专门生产小坛小罐和日常用陶瓷小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东窑沟制陶业逐渐衰落、停产,传统制陶技艺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侯印平遂萌生了把散佚民间的陶制品、制陶工具收集起来,保存下去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的藏品已逾千件。2015年,侯印平的陶艺博物馆在东窑沟挂牌成立。

  陶艺博物馆位于东窑沟村东,占地500多平米,展室六间,有碗、罐、盆、壶各式陶器,还有陶制灯具、烟囱门、捶衣板等日常用品及各类制陶工具。另有库房三间,存放大型陶器、器具,及石磨、石碾等民间旧物,蔚为大观。

  室内地上一溜摆着十几个二尺来高圆柱形的陶制品,人脸造型,有口有鼻有耳。侯振贵说这是陶炉,用于取暖和烧水煮饭,是比较富裕的人家用的。口就是漏灰膛,顶部为灶眼,用来填煤和放置茶壶、煮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窑沟地少人多,但有陶器,想吃什么就拿它去换。想吃核桃、栗子就去八达岭,想吃莜面就出口外,想吃大米就去涿鹿东小庄换大米。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骡马,一个人拉上几头骡马,驮上几驮陶器就出门了,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回来的时候驮回来了米面油盐和其他日用品。当年村里骡马成群,一户三两头,全村有两千多头。”侯印平的父亲侯振贵已经72岁,对本村的制陶业颇为了解。

  陶艺博物馆内藏品众多,日用陶件一应俱全,有火炉、秤砣、筷笼、酒壶、油壶、捻线砣、打火罐、鼻烟壶、煤油灯、油壶、挑烧罐、麻油灯等等。麻油灯,下矿洞采料时照明。侯振贵说,家里收藏的陶制品大大小小的有一万来件。

  靠窗的地上摆的都是较大的陶制品。“这几件无釉的缸、坛时间比较早,是千年以前的陶器。”侯振贵介绍道。

  侯振贵家的屋后堆着许多陶制的坛坛罐罐,其中一个大坛只剩下半截,却也有一米来高。他说:“这只坛子加上下半截有一人多高,可以装一千斤粮食。最大的坛子有多大?四个人可以爬进去打扑克。”


[!--empirenews.page--]

  造型独特的古窑址

  从远处眺望并自高处俯瞰东窑沟,高低不一、参差错落的民房“填满”了山坳。一缕缕青烟笼罩着这个静谧的村庄。

  东窑沟历史悠久,村后山有蕴藏量极大的陶土,制陶者可就地取土制陶,丰富的资源是此地陶业发展的自然禀赋。

  村西南角有三个保存完好的大窑窑址,因为已经多年不再烧制陶器,被农户改做了仓库。窑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又分成两截,下面为圆筒状,上面为半圆形。下半截外面还包了厚厚的石墙,据说是为了耐烧,太薄了有可能被烧塌。窑的内部由砖砌成,上部渐渐收拢,到最顶部仅留一个一尺多粗的圆孔。窑内直径约7米、高约15米。下部位于地下,为斜槽状,是通风漏灰的地方,有一人多高。

  侯振贵记得自己的太爷就是制陶的,爷爷和父亲也是制陶的。十几岁的时候,他和父亲学过三年制陶手艺,一般的器具已经会做,但难度高一些的东西还是做不好。后来侯振贵当了兵,在张家口当武警站岗,冬天老被大风吹,后来落下了腿病。

  “村里共有大窑二三十座,小窑二三十座。小窑用笼盔装陶坯。一个个笼盔一直摞到二十多层,能装一个坛子或者十五六个碗。一次可烧制1万来件。”侯振贵说。

  侯振贵家的老窑位于村后山坡上,造型和大窑类似,只是小得多,高约五米,内部为土坯砌成,下部灰膛也较小,仅能弯腰出入。在侯振贵家老窑二三十米外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窑,是他二爷爷当年用过的。

  1955年村里成立合作社,侯振贵家的小窑就不烧了。前几年,他们从窑址旁的窖子里发现了多年烧制积攒的大量陶器,大约有数千件之多。

  “捏好陶坯,硬了就上釉子,太干了容易裂。山底下有的是矿石料,软干用来烧陶瓦,硬干用来烧陶器。白干黑干金干大沙干,混在一起耐烧。一窑陶器要一连烧制7天7夜,用掉四五十吨煤。大缸一套4个,一次烧330套,小玩意在缸里套着装,一窑能出2万件。”谈起制陶,侯振贵了如指掌,娓娓道来。


[!--empirenews.page--]

  千年古村焕新颜

  陶艺在东窑沟村流传了上千年,历久弥坚,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房梁、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向世人讲述着传承千年的故事与传奇。

  据涿鹿县志记载,汉代上谷郡太守景丹为在本郡建窑制陶,亲率部下出巡,发现此地土质粘润筋骨,便命人驻扎,建窑烧陶,遂成村落。如此算来,东窑沟村的制陶历史已有上千年。

  宋元时期,此地制陶作坊开始形成规模,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传,当时东窑沟家家制陶,手工作坊达一百多家,运送产品的骡马数千匹。运输车马日夜不停,各行业都因制陶而繁盛。

  新中国成立后,东窑沟手工业作坊全部收归集体,成立了涿鹿县陶瓷厂。制陶技术从手工作坊到半机械又到流水线,产品也在传统的粗陶工艺基础上又开发了缸瓦产品。现在,东窑沟主要生产陶瓷酒瓶。

  东窑沟古村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比比皆是,现存较完整的有侯家老院、赫家大院、“石猴铺”乔宅等古宅,还有窑神庙、龙神庙、古窑一条街等古建筑。在窑神庙壁画上,有描绘着当地特有的制陶烧窑的生产劳动场景,具有研究和史料价值。村里随处可见的还有用黄土制成的土房,石头铺成的台阶,瓷器碎片或大瓮、瓷盆堆砌成的院墙,瓷韵盎然。

  位于村中央的侯家大院,是一处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民居。该院坐北朝南,主房是硬山式正房五间,青砖灰瓦,高起脊一条檐,猫头瓦至今保存完好。东南设“巽子门”,门楼高大,砖雕精美,梅花鹿、喜鹊登枝寓意“福禄寿喜”。大门外是照壁花墙,院落、房屋结构均按传统规制。

  如今,村内的窑神庙正殿、戏台逐渐恢复原貌,古陶一条街昔日辉煌重现,浓郁的“陶”文化散逸在东窑村的处处角落,沉睡的历史记忆被重新唤醒。漫步东窑沟,能深切感受的千年陶艺的魅力,亦能感受古村落与新农村的完美交融。

编辑:郝学锋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