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看,奶奶给我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良村镇亩元村,8岁的刘依菡对着装在三脚架上的手机转了两圈,“家里待客用的水果和瓜子都买好了,你们在外面过年买了啥?冷不冷?”
女儿连珠炮般的提问让屏幕里的刘建国夫妇眼圈有些泛红。他们在广州务工,今年因工作原因不能返乡过年。孩子年龄尚小没有手机,年迈父母用的老人机没有视频聊天的功能,于是他们找上了当地村干部。
“几天前,我们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小依菡父母的连线需求,马上就商定了时间地点。哪里的村民有需要,我们就把‘亲情直播间’搬到哪里。”亩元村村支书刘明介绍,为了帮助在外游子缓解对亲人的思念,当地专门组建了亲情连线微信群,村干部在群里“接单”,然后带着手机、三脚架、专用信号卡等前往村民家架设“直播间”。
刘依菡(左一)正在和父母视频聊天。马龙胜 摄
当前网络虽发达,但仍有少数村民“没在线”,“亲情直播间”让思念跨越空间距离直抵大山深处。
亩元村梨树坑组的村民刘志明因疫情留在务工地杭州就地过年。家中84岁的老母亲成为他放不下的牵挂。于是,刘志明拨通村干部艾金兰的电话。艾金兰在亲情连线需求登记表上做了详细记录,并立刻筹备代购年货和亲情连线事宜。
到了约定的日子,艾金兰和同事提着米、油、肉等来到刘志明的母亲家。更令老人开心的是,村干部带来的设备让她和儿子实现了“云团聚”。
“在外面不要太劳累,多买点吃的,我在家很好,不用担心……”在老母亲的叮嘱声中,刘志明终于放下心来。
“近年来,我们把亲情连线延伸到代购物资、心理疏导、打印资料等服务,不仅缓解了留守老人、儿童对亲人的思念,还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良村镇宣传统战委员余春凤说。
这两年,兴国县把亲情连线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不仅搭建了亲情连线室等阵地,还专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搭建起移动“亲情直播间”,已累计开展亲情连线活动4000余场次。(记者熊家林)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