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源
在怀安县境内,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建筑---怀安碹窑。其中,第六屯乡常家沟村的碹窑,因其形制古朴、保存完好成为保留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怀安县第六屯乡政府驱车向西南方行驶,经过一段砂石路后,便可以看到隐于青山绿树环抱之中的常家沟村。
据当地人介绍,怀安碹窑用砖、石、泥土筑成,是古语所言“南方垒木为巢,北方抟土而居”的典型建筑代表,素有“冬暖夏凉神仙洞”之美誉。
因为地处山区,这里的田地大多是陡坡地,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生活不富裕,又因为山村闭塞,交通不便,人们最初是挖洞而居。如今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以种植谷黍、玉米和土豆为主。随着年轻人的离开,村庄一天天沉寂下来。那些镶嵌在半山坡上的碹窑建筑高低错落,有的年久失修已经废弃坍塌,有的无人看管凌乱不堪。虽然尽显破败萧条,却成为常家沟村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常家沟村以村民闲置下来的18座窑洞院落为依托,通过怀安县政府积极引进资金,通过“乡愁”“乡趣”“乡野”为主题的开发模式,依托原有的文化元素,融入主题性的文化要素,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区域发展动能,延伸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从而打造碹窑艺术小镇。新改造的碹窑民宿外观古朴,保留了原始风貌,内部既保留了传统的土坑、也有了现代设施。每年吸引众多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写生创作,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碹窑文化拍摄观光基地,《红旗飘扬》《军礼》等多部影视剧曾在这里拍摄。民宿是村落改造建设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依托碹窑文化,常家沟村积极建设孔雀庄园、农耕博物馆、花海、市井街等景点。
作为当地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和民居文化,怀安碹窑就地取材择地而生、经济实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特性,传递出当地特定历史背景下独有的民生风俗,更成为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生存和劳动的智慧结晶。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