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2025年世界糖尿病日将职场作为核心场景,呼吁个人、企业、社会形成防控合力。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1.4亿,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1.48亿,其中职场人群占比持续攀升,让这场健康守护战显得尤为迫切。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康雪冰,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5年余,擅长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本期将于大家分享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抓住逆转黄金期防控糖尿病
康雪冰介绍,医学界定的糖尿病前期范围明确: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只要有任何一个指标符合,就意味着已加入糖尿病"后备军"。令人警惕的是,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预估1.48亿人正处于这一阶段,每年约有5%~10%会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并非突然发生,在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之前,大多数人会经历糖尿病前期这一关键的逆转黄金期。此时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通过积极干预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
职场中的高危人群画像十分清晰:程序员、设计师、财务等久坐办公族;医护人员、安保人员等轮班工作者;销售、商务等频繁应酬者;项目负责人、媒体从业者等高压力岗位从业者;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在不良生活方式加持下,他们的患病风险会成倍增加。此外,40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者、血压血脂异常者等也属于高危群体。
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症状,职场人更应警惕不典型的身体"微信号"。康雪冰介绍,午后极度困倦(餐后血糖飙升后骤降)、视物模糊(血糖波动影响晶状体渗透压)、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不利于组织修复)、皮肤瘙痒(尤其外阴部)、喜怒无常易烦躁(血糖异常影响情绪)等,都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学院2025年发布的指南证实,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显著:通过科学干预,3年内患糖尿病风险可降低73%。而体重管理是核心策略——体重减轻≥15公斤时,糖尿病缓解率可达86%;减重10-15公斤时缓解率为57%,即便仅减重5-10公斤,缓解率也能达到34%。这意味着,抓住糖尿病前期的"黄金窗口",就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
个人行动从改变职场习惯开始
“防控职场糖尿病需要个人、企业和社会形成立体防御网,从每一个工位开始践行健康理念。”康雪冰说。
个人行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打破久坐魔咒是职场人首要任务。专家建议采用微运动法则:每坐45-5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接杯水、上厕所、原地伸展或做深蹲均可;通勤时优先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用走楼梯代替乘电梯,打电话时站起来走动;在工位准备弹力带,利用工作间隙进行肩颈、手腕和腿部拉伸。规律运动同样重要,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践行智慧饮食是控糖关键。带饭是最佳选择,可精准控制油盐糖摄入,保证蔬菜和优质蛋白(鸡胸肉、鱼、豆腐等)的比例;点外卖时优先选择轻食、沙拉、蒸煮类菜品,备注少油少盐,要求米饭减量或用杂粮饭替代;用白水、茶或无糖咖啡替代含糖饮料,办公室零食换成坚果、酸奶、水果等健康选择。同时要保证规律三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早吃少,每日饮食总热量可适当减少400-500千卡。
科学管理压力与睡眠不可或缺。感到压力大时,可进行3-5分钟深呼吸或正念冥想;尽量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培养阅读、运动等与工作无关的爱好;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关闭电子设备、泡脚或阅读,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
主动筛查与定期体检是重要保障。《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康雪冰强调:“即便没有症状,职场人每年也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高危人群更要增加筛查频次。”
企业应担负起防御糖尿病的责任
康雪冰认为,员工健康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行动也要尽快进行,要打造支持性健康职场。有远见的企业应将健康投资视为重要战略投资,从物理环境到企业文化全方位构建健康支持体系。
在物理环境方面,可推广"动态办公"模式,提供站立式办公桌,设立舒适的休息区和茶水间,鼓励员工离开工位活动;优化食堂餐食,标注营养成分,提供充足健康选项,在茶歇区配备健康零食;即便空间有限,也可设立小型健身角,配备瑜伽垫、哑铃等简单器材,传递积极健康信号。
在企业文化层面,要尊重员工下班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加班文化,鼓励充分休息;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工间操、健步走比赛等活动,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将年度体检作为标配福利,为员工购买覆盖慢性病管理的补充医疗保险;设立EAP(员工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压力疏导服务,全方位守护身心健康。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的"蓝光行动"公益活动提供了良好示范,通过多学科义诊、并发症体验、饮食运动指导等环节,让职场人群全方位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这种模式也可被企业借鉴推广。
康雪冰呼吁:“防控职场糖尿病,需要从今天开始,从每个工位开始。职场人要主动关注血糖变化,企业要切实履行健康责任,社会要营造重视慢性病防控的氛围。” (武雅楠 李清龙)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