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武家沟陶艺小镇:陶瓷历史在这里延续延续

2022-08-12 11:04:5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在张家口涿鹿武家沟镇西部,桑干河傍村而过,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东窑沟村,这个以制售陶器为特色的村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沿着村里的古道徐步而行,青砖古巷、陈窑清幽,斑驳的陶片墙、光滑的石板路,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时代变迁、技术进步,但陶瓷窑火生生不息,东窑沟村的陶瓷历史也在这里必将不断延续……

  东窑沟村制陶历史悠久,始于汉代,金元时形成规模,极盛于明清。当时家家制陶,陶窑超百座。东窑沟的制陶老艺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陶工艺。产品主要以粗陶为主,工艺复杂,大致经过泥料加工、揉泥制坯、上釉晾晒、装窑烧窑等工序,产品造型浑厚饱满,釉面光亮,做工精细,独具匠心。现在的东窑沟村古建众多,充满明清遗风。因村里侯姓人始终占据多数,所以一直以来这里的制陶人有“泥猴子”的戏称。

  现在村里的400多户村民,仍旧大多以制陶为生。村里随处可见的,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房梁、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向世人讲述着传承千年的故事与传奇。



  那么陶器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据村里的制陶师傅介绍,制陶的第一步是取泥。根据需要,以经验和眼力选取一块合适大小的泥。为保证和泥力道,让原料精细均匀,揉泥的时候力求揉匀,这个过程看起来像和面,但实际上和泥可比和面费劲。和好的泥非常劲道,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加工,这叫“醒泥”。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中最难的。将陶泥甩在陶轮上,随着陶轮的不断旋转,用手塑形。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加水,能让泥变得光滑,方便塑形。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要加一些热水。塑形主要有撑肚、立膀、挽沿等重要的工序,成型以后,用一根线从泥坯底部把它和下面的泥分割开,把泥坯取下。泥坯做好之后要晾干,一夜之后,泥坯相对坚硬了不少,再用一个薄薄的像刀片一样的专门工具“镟”一下细节,让每个边边角角更精致。镟好之后就到上釉环节,把泥坯放进盛满釉的盆子里,要烧制的容器里外都上了一层釉。装烧这一环节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整个过程要不断看火色,观坯色,发现有变化就要调整火力。开烧以后制陶师傅六、七天都要生活在窑上,直到停火。这套烧陶技艺从古到今并没有文字记载,全靠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在实践中揣摩,得以传承发展至今。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中,古老的东窑沟制陶技艺渐行渐远,濒临失传。2014年,“东窑沟制陶技艺”被列为“涿鹿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东窑沟村被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授予“民俗文化村”。2019年,“东窑沟制陶技艺”被我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窑沟通过建陶艺学校、陶艺博物馆、古陶一条街等发展起民俗旅游。

  如今,陶艺小镇游客络绎不绝,周末、节假日天天爆满。陶乡东窑沟成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东窑沟陶艺、民俗文化游成为涿鹿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看点。(记者 白萱)

编辑:吕永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