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水边人家

2022-07-28 16:04:2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考古人员修复七里河发现的彩陶盆


  大约在6000年前的某一天,有一群人来到了张家口赤城白河一带,他们擅长捕鱼摸虾,能制作器型很大的陶罐、陶盆,甚至还有一座古代陶窑。然后,又不知是在哪年哪月的哪一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杳无踪迹,仿佛从未出现过。

  2018年,一些被当成标本摆放在赤城县某店铺玻璃柜里的陶片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这些陶片绘有黑彩画图案,花纹、样式非常特别,仿佛在静静等待揭开身世之谜的那一天。

  这些特别的彩陶片还能叩问出数千年前的烟火岁月吗?它们与6000年前的“水边人家”究竟是何关系?

  本期,请跟随记者,去七里河、上西沟窑看看新石器中晚期生活在赤城县白河一带的先民们怎样生活、怎样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水边人家

  张家口新闻网讯    如果说新石器早期的尚义四台遗址是一枝独秀,那么仅2000多年后的新石器中晚期,遍布张家口境内的各处遗址更像是不断扩大“朋友圈”的“小伙伴”。

  赤城县七里河遗址就是其中一个发达又独特的所在。

  顺藤摸瓜发现陶窑

  

  

七里河遗址发现的彩陶片


  张家口是河北省的文物大市,经过近十几年的文物普查,全市发现的各类文物遗存点近8000处,文物数量相当可观。但8000处文物点中除蔚县壶流河流域发现过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的彩陶盆和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彩陶罐以外,其它含有彩陶的地点寥寥无几,发现的彩陶片数量很少。而眼前,赤城县这处不起眼的店铺里,赫赫然摆放着30多片彩陶,数量几乎超过了以往全市文物调查发现彩陶的总和。这些彩陶片从哪里来的呢?

  工作人员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彩陶片是几年前赤城县七里河村村民在荒山上挖树坑时意外挖出来的,虽然是残片,但是因为挺好看的,所以几年来一直被当地人放在店铺里当标本展示。市、县文物工作者人员当即决定组成调查队,前往七里河一探究竟。

  在发现者的带领下,调查队来到彩陶出土现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现场不但没有遗址常见的文化堆积,甚至在方圆上千平方米范围内不见一片陶片,这种反常现象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但是发现者指着山坡一处地点肯定的说:“就是这儿!”。

  用铁锨铲去周围1平方米左右的杂草,黄褐色的土层显露出来,手铲轻轻一挖,土很软,再往下大约30公分手铲明显碰到一个硬东西,去掉周围的土,又一片彩陶残片神奇的露了出来,所有人立刻兴奋起来。

  经过清理,现场出土了几十片彩陶,且所有陶片的出土位置都集中在直径1米多的半弧形的范围内。调查队继续深挖,终于在陶片底部发现了一层厚厚的火烧过的土,烧土的边缘有通风口,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座圆形的古代陶窑。

  说到陶窑,很多人都会先想到类似砖窑一样的窑洞,其实这种窑口已经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化的“先进设计”。在数千年前、生产力还很低的时候,陶器的烧制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只需要在地面圈一个灰坑,用厚实耐烧的东西反扣住捏好或拍好的陶坯,留出通风口,然后大火闷烧就可以了。直到今天,蔚县南留庄镇一些用传统工艺烧制青砂器的手工艺人还在用这种方法烧制。区别就是用来盖器坯的“笼盔”已经可以做得很大,直径在一米左右,烧坯时窑内温度可达1400摄氏度。

  可惜,大家眼前的这座古代陶窑保留了一半,另一半早年已毁。按常理,有陶窑的地方就应该有人居住,而有人居住就必定会留下居住的遗迹,依照这个推理七里河遗址应该还有其它遗迹。调查队采取以1米间隔五孔为一组的探孔布局进行钻探,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陶窑周围上万平方米的范围探了个遍,结果除了在山顶发现清理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残墓外,其它什么也没发现。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意外惊喜圆梦彩陶

  

  

七里河遗址发现的彩陶盆


  就在大家情绪有点低沉的时候,突然获得一个线索,有人说云州水库附近也发现过彩陶。顺着这个线索,调查队在知情人带领下来到一处山坡,这里和七里河一样,山坡下面也有一条古河道,遗址也是背山面水,两个遗址地貌特征几乎完全相同。

  在这里调查队收获颇丰,陶片集中在一处25平方米左右的断崖边,绝大多数也是彩陶,和彩陶片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磨制光滑的石斧和一件几乎完整的双耳小陶罐,可谓惊喜。

  调查队据陶片周围的土色和陶片分布情况推测,这个地方应该是当时先民倾倒垃圾的一个坑,坑的上部早年已被冲刷毁了,现在见到的仅仅是坑底。两处遗址很可能都是由于常年的雨水冲刷造成的,因此现在能见到的只是当年遗迹中极小的一部分。因这处遗址直线距离距上西沟窑村最近,所以将其命名为上西沟窑遗址。

  为何见多识广的考古人员发现了彩陶会如此激动?这就要从彩陶的重要价值讲起了。

  所谓彩陶是指陶器烧制之前先在光滑的器表用赤铁、磁铁或锰矿等矿物作原料画出图案,然后经过高温形成黑或红的色彩。以彩陶闻名遐迩的当属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很广,从甘肃省到河南省,几乎贯穿了黄河中游地区,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朵醒目绚丽的浪花。

  那么,如此绚烂的文化是否到达过长城沿线呢?多年来,蔚县以北直到长城沿线很少发现彩陶,所以在长城沿线找到彩陶一直是考古人心中的愿望。

  谁也没想到这个愿望在赤城七里河遗址和上西沟窑遗址实现了!

  独特文化闪耀光芒

  

  

上西沟窑遗址调查现场


  经过室内清洗拼对,考古人员发现两处遗址的陶器主要是各种形态的钵、罐、盆,其中一件彩陶盆口径达53厘米,这在全国已知的彩陶器里也算个“巨人”了。

  艺术方面,赤城的彩陶以在红黄色的陶器表面用黑彩描绘图案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用红彩绘制。残存的陶窑说明赤城的彩陶产自当地,这一时期的赤城一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为彩陶出现在赤城提供了资源条件。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图案中有一些回旋勾连纹、水波纹,风格类似于中原庙底沟文化的变体鸟形纹和辽西红山文化,剩下的大都是网格纹、菱形纹、涡纹和条带纹,其中涡纹、网格纹最为普遍。这一特点显示出当时生活在赤城的人们和生活在辽西的红山人、中原的庙底沟人有文化来往,并且在往来中接受融合了中原和辽西地区的一些彩陶元素,但他们那些独特的彩陶图案又证实他们和红山人、庙底沟人不属于同一个文化人群。

  考古人员据此推论,七里河、上西沟窑人是燕山地带一群既不同于庙底沟人和红山人,也不同于壶流河流域彩陶文化的一个独立的人类群体,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是继蔚县壶流河流域彩陶文化发现之后,冀西北燕山地带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

  年代上,红山文化和庙底沟文化都在距今6000年左右遗址,赤城两个遗址与它们同处一历史空间,所以七里河、上西沟窑遗址也应该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遗存。

  据学者研究,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彩陶大都包含着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要表达的文化寓意,这些寓意有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也有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对人们审美意识的影响。赤城彩陶图案中涡纹和网格纹最为常见。涡纹线条舒展流畅回旋自然,似水流滚动流连荡漾,这两种图案在两个遗址大量反复出现一定有它特有的文化寓意。

  渔猎业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普遍存在,它和狩猎、种植、采集、养殖构成了史前先民五大经济支柱。渔猎业发达的文化陶器纹饰往往也有网纹和涡纹类。虽然七里河、上西沟窑遗址目前还没有发现和渔猎经济相关的更多的证据,但根据陶器图案的寓意,两个遗址的地貌环境,考古人员猜测这里的先民擅长临水而居,所以才用艺术手段表现自己傍河而居、渔猎为生的环境和生活状况。

  文化如此发达的“一群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张家口其它县区的史前文化还有哪些类型?这些问题和考古专家苏秉琦老先生提出的著名的“三岔口”论断有何关系?

  精彩揭秘,尽在下期。(记者 王宸胤)

编辑:吕永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