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一杯香茗话谷雨

2022-04-21 10:57:5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谷雨,一个散发着稻香的湿润名字,生于春末夏初,长在土地里,落在诗词中。

  细风斜雨,雨生百谷,尽城花香。农人种瓜点豆,播谷插秧,文人敲句吟诗,观雨品茗。一壶煮沸的谷雨茶,在唇齿间回绕。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万千滋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谷雨”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 《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谷雨之日,萍始生。”谷雨后降雨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意味着新的生机。唐代诗人李群玉在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有云:“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谷雨是农耕时代的一个主要的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意思是清明后15天,斗柄指向辰位就是谷雨,意为雨水生百谷。关于谷雨的来历,有很多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与仓颉有关。据《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黄帝便赐给人间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即谷子雨,以慰劳圣功。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谷雨时节,天气逐渐变暖,只有微微的寒意。谷物渴望雨水的滋润,《礼记·月令》孔颖达疏:“谓之谷雨者,言雨以生百谷。”诗人们感受着暮春时节的好风光,赏牡丹,品新茶,留下了不少谷雨时节的诗词。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是谷雨节气的重要习俗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因其雍容华贵、端庄富丽而引发人们的诸多联想,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人们的心目中,牡丹不仅是美的化身,更象征国家繁荣昌盛,寓意家中富贵平安。谷雨时节,在家中摆上一盆牡丹,或是去花会上畅游花海,都能从那淡雅、悠长的花香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品茶同样是谷雨时节的重要习俗。清明时茶树生出嫩绿的小芽,那时采摘的茶叶称明前茶,芽叶嫩小,产量低。待到谷雨时,小芽长成鲜叶,品质上乘,便于加工采摘,味美形佳,为茶中上品。

  清同治《通山县志》载:“谷雨前采茶,细如雀舌,曰‘雨前茶’。”古时将谷雨时采集的佳品上贡朝廷。《清嘉录》载:“谷雨节前,邑侯采办东山碧螺春入贡。”民间此时也是采茶、制茶、交易的大好时机,刚刚上市的雨前茶,碧绿鲜嫩,一杯清香茶,四方品茗人,鲜茶带给人们的是高雅的品味和享受。

  谷雨茶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古人云:“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喜爱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茗坡》诗云:“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晚唐著名诗人齐己留下了三首谷雨有关的茶诗, 其中一首是《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芳香寄,无来又隔年。”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摘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谷雨茶。

  大文豪苏东坡对谷雨茶也留下了“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的千古名句。古诗词中的谷雨时节既拥有无限的春光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此外,祭海、食香椿、灭虫、祭祀仓颉等皆是谷雨节气的民间习俗。但比起习俗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节气规律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并从自然的规律中提炼出的生活智慧。(记者 郝莹玉

编辑:荆丽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