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文化历史

朱海平的笛子情缘

2022-08-11 10:32:05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20811103144.jpg

      张家口新闻网讯 “我是七岁开始和我哥学的吹笛子,因为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啊,想学什么就去找什么老师。我大哥是冯子存的关门弟子,我七岁那会儿家在农村,还没搬到城市里,小时候学笛子反正是每天早起吧,不管冬天夏天,早晨就到离我们村儿不远的小河边儿去吹笛子。”吹笛子这位是朱海平老师,如今已经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市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他对竹笛的执着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当时他每天早起吹笛子这事附近三里五村儿的人都知道:“我们村儿有个学笛子的孩子,每天早早起来吹笛子”。你看,家长教育孩子都拿朱老师当正面典型,因为刻苦学笛子,朱老师从小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

      朱老师的艺术细胞遗传自父母。“我老父亲是原来察哈尔省文工团的,后来老父亲他们有五个人儿,就成立了察北宣传队,在察北宣传队认识的我老母亲。老两口生活也挺坎坷,但是他们也没有说被这种逆境啊困难啊给吓倒,也不抱怨。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因为他们都喜欢文艺,在逆境中也能积极乐观。他们这种精神也好,情怀也好,也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啊。”朱老师15岁的时候通过吹笛子考上了张家口艺校,当时考上中专那可是很难的。“那个年代,我是第一个从我们村儿中心校考上中专的。中心校的老师还有学生们都说,你看人家朱海平啊,通过吹笛子考上了中专。”这些励志的经历,让朱老师“别人家孩子”的传奇一路继续。

微信图片_20220811103150.jpg

      “到了张家口艺校以后,当时是1987年嘛,正赶上民族乐器走入低谷的时候,好多人不愿意去学习的民族乐器,都奔着西洋乐器去了,那时候也正好是西洋乐器逐渐进入了咱们的乐器圈子。甚至还有人说出破笛子,破二胡儿这样的话,好像挺看不起似的。但是我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笛子啊,我从小就笃定了的笛子,我放不下。”朱老师依旧每天坚持练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歌舞厅特别风靡的时候。“有人到那个歌舞厅里兼职吹萨克斯,吹小号儿,弹吉他,打架子鼓,那个年代人们工资才有多少,200来块钱还是100来块钱,但是你到了歌厅去兼职,一晚上就25块钱,一个月就等于能给生活贴补750块钱,真的是一大笔钱。所以人们都向往西洋乐器。”好多人在那个时候放弃了民族乐器,开始学西洋乐器,觉得这是一个将来的谋生的手段,不指望谋生,赚点外快也好。

      朱老师家里孩子多,就算是有心买个西洋乐器,家里也拿不出那个钱来。“后来我就一直坚持吹笛子,内心也受到周围环境的一些冲击,也有过动摇,但是还是一天不落地练笛子,吹着吹着,心也就慢慢静下来了。”后来,朱老师感慨,实践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点也不假。“咱们这个民族乐器啊,后来又重新蓬勃发展了起来,很多老师传承它们,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到了艺校以后的朱老师仍是出了名的刻苦,大冬天五点多就起来练功。“那会儿冬天也没有羽绒服,穿个军大衣,数九寒天戴个白线手套儿,把指头肚剪掉,大桥底下寻个背风处练笛子,练到六点半,回学校上早课。我们毕业的时候,60多个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后来我选择了宣化,开始教笛子。”参加工作后,朱老师拜天津音乐学院竹笛教授陆金山为师,继续精进技艺。我问朱老师,您吹笛子快乐在哪儿?“传承竹笛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笛,更多更多的孩子们把这个艺术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快乐。”竹笛教学27年,朱老师已经教了800多名学生,有的学生通过竹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很多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文艺骨干。“孩子们学吹笛子就要专注,结果就培养了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朱老师笑言,具备这三点,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微信图片_20220811103155.jpg

      因为竹笛,朱老师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既展示了竹笛的魅力,也宣传了宣化。“我属于北派笛子,但我也吸收了南派的一些优点,南北互鉴,相得益彰。”清透、圆润、娴熟、悠扬的竹笛声再度响起,我们从笛声中听出了朱老师的快乐。 (记者 张蕾)


编辑:李雯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