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徐强:一家四代“云上”传播二人台

2024-03-20 08:35:3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3月18日,在手机镜头前,康保县徐强一家四代人围坐在炕头上,共同演绎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二人台。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沛的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

  徐强一家四代人围坐在炕头共唱二人台。陈亮 摄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徐强的母亲田秀云虽已87岁,但清唱经典曲目《挂红灯》时仍吐字清楚、底气十足。“风吹灯笼呼噜噜转 我和三哥哥过新年。”徐强的妻子谢月容以唱小生见长,合辙押韵的搭话让大伙儿笑声连连。随后,徐强手持长笛,深吸一口气,一串悠扬婉转的笛声过后,彻底将现场点燃。挚友张清娴熟地拉着四胡,粗犷宽厚的琴声似瞬间置身辽阔的草原,听见了骏马的嘶鸣。谢月容也异常投入,用琴槌快速敲击着扬琴,慢奏时如山泉叮咚,快奏时如潺潺流水,流畅的音色调动着在场的每个人的情绪。

  老艺人常说:笛子是“骨头”,四胡是“皮肉”,扬琴是“衣着”。作为二人台的“三大件”依次登场亮相,在合奏齐鸣、相互填补间,让高亢热烈的乐曲尽显浓郁的乡土气息。

  徐强一家四代人围坐在炕头共唱二人台。陈亮 摄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台。”这是康保县老百姓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此情此景,已不仅仅是一场直播表演,更变成了一次四代人以二人台为纽带的家庭聚会。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激发出了每个人渗进骨子里的那份热爱,大伙儿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徐强二女儿徐丽娜将手中的“四块瓦”摇动得飞快。“四块瓦”是本地“土生土长”的特色乐器,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动绵密的声响让乐曲更富变化,也更具节奏感。徐强的弟弟徐全铿锵有力地敲着板鼓,徒弟薛亮随着节奏吹笙助兴,就连6岁的外孙女也卖力地打着梆子,一声声清脆的声音让气氛更加活跃欢快。

  在多种民族乐器的共同演奏中,在各种丰富多变的节奏里,徐强一家所呈现的“打坐腔”愈发出彩。“打坐腔”是二人台最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打”意为“表演”;“坐腔”,顾名思义,就是坐着唱曲。在当地,闲暇时,常常这样三五人围坐一处自娱自乐。虽不带妆,不舞蹈,但一家人“满腔满字”“夹说带唱”等多种唱法灵活切换,让这门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地方艺术人气十足。开播不久,已经有3000多人在线观看,好评不断。

  正在手机直播徐强一家表演康保二人台。赵晓刚 摄

  如今,许多戏曲品种日渐式微。充满乡风乡情的康保东路二人台如何被更多人所认同?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台代表性传承人,61岁的徐强有着自己的考量。

  受母亲影响,徐强自幼喜好二人台。将爱好变成事业后,又与同为二人台演员的谢月容喜结连理。在耳濡目染中,两个女儿也加入其中,组建了“家庭剧团”,后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康保二人台的独特魅力。然而近年来,由于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二人台演出市场日益萎缩。为了让这门艺术“活”下去,经过长期钻研,他不仅将一些传统二人台剧目改编成更加接地气的“现代版”,还创作了很多关注当下热点、贴近百姓生活的现代小戏,将新时代农民的心声融入到表演之中。尤其他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使二人台在唱腔发音上找到了一种介于普通话与本地方言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下子拓展了二人台的演出区域,让更多人能够听得明白,看得进去。

  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徐强一家自然也不会错过“触网”机会,一年来,他们借助快手短视频平台,把作品“搬”到网上后,没想到反响热烈,其中四世同堂“打坐腔”一段播放量高达150多万次。如今,他们制作的二人台短视频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累计播放量已达1.3亿次,不仅在年轻受众群体中赢得了口碑,将二人台唱成了“千人台”“万人台”,也为康保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河山新闻记者 赵晓刚 韩洁 摄影 陈亮 通讯员 刘雅轩 范新宇)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