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走进程学民的山水世界

2024-03-15 09:05:4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深受家庭文化启蒙,童年时起,程学民就酷爱书法绘画。走上工作岗位,他在铁路沿线寻找灵感,以笔墨为工具,描绘着大自然的壮美与秀丽。在艺术道路上,他一直秉持着对国画的热爱和执着。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力,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李晓利)

image.png

  【人物名片】

  程学民,张家口市人,画家,河北天香书画院、河北采风学会会员。

  【人物故事】

  程学民童年就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结了缘,在父亲程喜华教育下,酷爱书法、绘画艺术。

  1985年,他拜当地花鸟画名家王柱材先生为师,其严谨的教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深深地影响了他。1995年,程学民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后,继续在王柱材老师名下学习花鸟画。

image.png

  参加铁路工作后,从事探伤工(对钢轨进行检查)的程学民,无数次穿梭行走于幽州至郭磊庄这段铁路线上。他对这一段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印象深刻,就像官厅水库这一带的山水,哪里有山洞,山洞如何拐弯,河流如何走向,村子在山的哪个位置,这些几乎都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山峰耸立,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耳畔幽泉声声……在铁路的工作经历,经年累月的浸养沉醉在大自然的灵性之中,触动了他对山水的敬畏之心,使他将画笔由花鸟画转向山水画。他将工作场景与周围的山水结合在一起,呼啸而过的列车,专注工作的铁路职工,巍然挺立的大山,穿山越岭的隧道,波光粼粼的湖水,湖面上的渔船和打鱼的渔夫,成了他作品里最熟悉的场景。

image.png

  在作品《探伤工》中,描绘了莽莽群山间,有一群铁路工人,日复一日做着巡视检查、故障排除、保养维修等工作,默默无闻守护着铁路的安全运营。程学民说:“探伤工对钢轨的检查精确到毫米,平平安安地从北京安全到达张家口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看周围的山很安静,其实它和人一样,也默默无闻地关照着你,爱护着你。我们要尊重大自然,没有好的大自然就没有我们好的生活环境。”

  程学民认为,人物与山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的作品中,人物与山水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效果,既抒发对人的感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绿水青山雁归来》《绿水青山谱新篇》系列作品中,程学民以绿水青山为背景,大学生完成学业返回家乡建设家乡为创作思路,作品构图严谨,墨色清雅,描摹生动。画面里,天空苍茫,高山秀水,苍岩陡立,松柏苍翠挺拔,村庄点缀其间。在浩渺山水之间,三五个小人物贯穿其中,令人眼前一亮,所占比例虽小,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什么要把人物画的特别小呢?因为在自然界中人太渺小了,大自然再好,人也得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程学民说。

  书画是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既讲究师承又讲究创新,守正创新,一脉相承。在程学民的作品中,既有他对传统山水画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新。传统中国画是平面的,他则保留中国画平面结构造型,又于方寸间施展笔法,加入西方画的结构,给人产生一种立体感的效果。色彩运用上也是独具匠心,中国画不讲究色彩,就是纯笔墨,他结合老百姓的喜好加入更丰富的色彩,使得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这种融合,使得他的山水画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在笔墨意境中,既有浑厚苍旷的境界,又融入秀雅之气。他的作品也表现了张家口山水的特点,山上树木少,山石多,土少。民盟张家口市美术院常务院长蒋蓬先生评价说,程学民先生的作品,山水石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看得非常舒服。

  凭着数十年对绘画的兴趣,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摸索,他的作品多次在《铁路日报》《张家口日报》刊登,2022年入选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翰墨”,入选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出版的“时代巨匠 为人民创作”数字藏品纪念珍藏册等。1995年在北京铁路局职工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荣获中国书画作品佳作奖,2020年抗击疫情书画展作品《不畏浮云遮望眼》被市档案馆收藏。

  记者 李晓利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