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王爱国:坚守在冬奥赛区场站的“老大哥”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28 10:36:58
张家口新闻网讯:北京冬奥会在欢笑与不舍中闭幕了。 然而在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北交通场站,从大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场站内随处可见的福字、春联以及各色彩灯中,仍让人不禁回想起那惊艳世界的16天。
冬奥村北交通场站位于崇礼区棋盘梁村,东靠延崇高速太子城出口,西接冬奥村,南北与景明路、太棋路贯通,是张家口赛区面积最大、停放车辆种类最多及车辆清洗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临时交通场站。 从去年 10月 22 日起, 场站正式交付赤城县运维后,王爱国便与从县区各部门抽调的 65 名精干力量一起来到这里“开荒”。
连续 100 多天里,王爱国吃住在场站,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为工作人员准备的酒店他从未去过。 在他的带动下,团队夙兴夜寐,先后制定了《冬奥村北交通场站日运行计划》等,还根据工作性质,划分交通助理、车辆清洗、设施设备维护、保安保洁等岗位26个, 并分别制定岗位制度,明晰各自职责,推动了场站实现从“0”到“1”的质变。 在卫健系统工作多年的王爱国总结的“场站疫情防控三字工作法”还在 《冬奥工作交通专报》刊发推广,其他冬奥场站团队纷纷前来取经。
冬奥会期间,由于为国际奥委会高级别官员、随员、贵宾,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人员,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六大类注册人员提供用车保障,因此奥运村北交通场站变得尤为繁忙。 随着赛事保障车辆使用频次增多,每天来此驻车的司机最多时能达到 1600 多人次。 虽然感受到了压力,但王爱国与同事在无数次演练磨合下却并不慌乱。 他们除了对保障车辆进行逐一消杀外, 还紧盯 “进、消、离”三个关键环节,不仅做好巴士干净区休息大厅消毒通风工作,对进入大厅的每一名司机进行测温登记等相关管理,待全部司机离场后,消杀人员还需对大厅地面、厕所、 走廊等 4000 平方米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
除常规工作外,奥运村北临时交通场站团队还经常应对突发情况。 一次, 场站接到紧急任务,需夜间对十几辆保障车辆做物品采样。 王爱国顾不上吃饭,急忙和同事准备起来。 “鞋套带子要系紧, 面罩要戴严实……”每一名负责消杀的同事穿戴好防护服后,他还要亲自进行检查。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不肯回到办公室的王爱国一直穿梭于车辆间,始终与大伙儿在一起。 凌晨两点结束任务后,看到同事们脸颊冻得通红,他又赶紧下厨房去做热汤面,让大伙儿驱驱寒。 就是这样一位 50 岁的老大哥, 凝聚了一支闻令而动的队伍,保障了每一名冬奥会参与人员的用车安全。
目前,按照“两个冬奥同样精彩” 的目标要求,王爱国和同事们并没有丝毫懈怠,仍提着一股精气神儿,全力推进着北京冬残奥会的转换工作。“等到冬残奥会完美闭幕,才是我们真正欢呼的时候。 ”王爱国充满期待地说。(记者 赵晓刚 通讯员 杨泽宏)
[责任编辑:李雅雯]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