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助力冬奥

七年坚持 贾炜用邮票书写“冬奥梦”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18 15:36:28

  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教师贾炜,历时7年,收集齐历届冬奥会主办国发行的冬奥纪念邮票和其他国家发行的冬奥主题邮票千余枚,并且在学校举办展览,以邮票为载体,宣传冬奥知识讲述冬奥文化。

  我为冬奥做点啥?

  说到为什么会专门收集冬奥邮票,贾炜介绍,这个想法始于申奥成功那一天。

  2015年7月31日下午, 贾炜和很多同事、学生一样,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着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直播。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清晰地说出 “北京”的时候,他激动得热血沸腾。

  “作为张家口人特别自豪,能够在家门口见证冬奥会的举办,可谓是无上荣光。” 贾炜说, “高兴之余我又在想,我能为冬奥做点啥?”

  贾炜开始学习, “恶补” 了很多关于冬奥的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他无意中翻到了自己尘封多年的集邮册。 里面有一套1980年我国发行的首套冬奥会邮票———《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4枚。之前,只是觉得这套邮票好看而已,并没有特别关注过。但从那天开始,他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世界上第一枚冬奥会邮票是从1932年的第三届冬奥会开始发行的。此届冬奥会在美国的普莱西德湖举行。颇为巧合的是,我国发行的首枚冬奥会纪念邮票也与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有关。1980年冬奥会,我国首次组队参赛,为此发行了纪念邮票。

  一个个有趣的知识点吸引着贾炜的视线,因此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收集历届冬奥邮票, 以邮票为载体宣传冬奥文化。  

   一颗初心  7年坚持

  七年,上千枚邮票,这一个个方寸世界却是奥运会形象而生动的历史写照,它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情和会场建筑的宏伟,也记录下了运动健将们赛场拼搏的飒爽英姿,更凝结着贾炜七年来的不懈努力。   

  贾炜介绍, 从2015年起, 他便有意识地学习、 了解冬奥知识, 收集冬奥邮品。 然而随着邮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市内集邮圈很小。加上冰雪运动在我国普及较晚,关注冬奥主题的集邮爱好者大多也都仅仅是收集一些当下发行的邮品。外国冬奥主题邮票几乎没有多少人收集。

  困难摆在眼前,可是他却想不能放弃。 所以, 他开始寻找出路,他利用网络大量寻找线索,加入各个地市集邮群、关注相关微博、论坛,通过购买、互赠等方式一点点搜集,最难的是个别外国邮票在国内几乎找不到,他得拖人代购。

  贾炜介绍,在自己收集邮票的过程中1932年世界首枚冬奥会邮票是最难找到的。

  第三届冬奥会于1932年发行的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美国发行了一枚冬奥纪念邮票。,但在邮票公开发行不久后,有人指责邮票图案设计者将运动员姿态设计错误。正因如此,这枚邮票更加受到收藏者们的追捧。

  由于时间久远,要想获得这枚邮票并非易事。7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这枚邮票,但一直无果。直到2021年1月12日,他在网上偶遇一位名叫 “邮明堂”的广州佛山的邮友。这位邮友说,在网上见到他的留言,正在极力寻找这枚邮票,恰巧他有这枚邮票的 “四方连”。 他表示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他决定将他的这枚珍贵的邮票赠送给张家口的朋友,也算是为冬奥助力。

  “素未谋面, 却以诚相待, 我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同胞情,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把冬奥邮品收集工作做好,把冬奥文化宣传好的决心。”贾炜说。 

  宣传冬奥 多面开花

  市职教中心冬奥主题邮票展在校举办,主题展板前,学生们陆陆续续前来观展,展板内容以讲冬奥主题邮票的方式讲解冬奥相关知识, “一张张冬奥邮票, 为我们勾勒出奥运历史脉络和我们中国体育文化的精彩故事,让我更加期待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学生刘汉欣说。

  邮票展成功举办,冬奥氛围也越来越浓,贾炜思考,除了邮票展还能做些什么扩大冬奥文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冬奥邮品的作用?

  他和学校里几位老师一同以 《奥运邮票助推冬奥文化推广研究》为题申报了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十四五”规划课题,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功立项。

  贾炜下一步计划带上展品走进社区、走进广场和更多市民分享。还将通过网上展厅的形式,并且录制讲解视频,让更多网友参观交流。

  “我希望通过主题邮票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冬奥知识走进大众视野,助力奥运理念、奥运文化的传播, 以此为载体讲好 ‘中国奥运故事’”贾炜说。(记者 张凤燕)

[责任编辑:荆丽娟]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