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之城】飞翔的“蓝色”海燕——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志愿者杨旭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16 10:42:56
杨旭是一名轮椅使用者,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来到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前,他特地把自己的轮椅涂染成蓝色。他自豪地说:“志愿者的制服是蓝色的,我的轮椅当然也要配套!”
轮椅是杨旭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他在夕阳下张开双臂,和蓝色轮椅一起顺着冰玉环的斜坡,面向雪如意一路疾驰而下时,速度无人能及,宛如自由飞翔的“蓝色”海燕。
作为一名负责通行控制的志愿者,杨旭和他的蓝色轮椅总是准时值守在自己的点位上。他温和而坚定,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通行人员的证件和辅助通行物,即便是熟识的人,他的检查也绝不马虎。与自己的小伙伴交接岗时,属于志愿者“小蓝们”的独特击掌仪式庄重而热烈,展现的是志愿者们对岗位的尊重与自豪。遇到观众询问时,杨旭会耐心回答
每一个问题,爽朗、阳光、亲切的微笑总让人如沐春风。
作为曾经的英语老师,杨旭专门总结制作了赛事服务的常用英文用语,毫无保留地与团队志愿者们分享。一次,一位外国记者想抄近道,差点误入管控区域。安保执勤人员正发愁如何紧急提示,杨旭几句不卑不亢的流利英文成功将其劝退,安保执勤人员连连冲他竖起了大拇指:“多亏您这棒棒的英文!”
因为年纪较长,团队里的高校志愿者们都亲切地称杨旭为“杨老师”。起初,来自不同高校的志愿者们彼此还不太熟悉,杨旭就以自己为纽带,创造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们很不容易,我比他们年长,我愿意分享我的人生经历,让孩子们在团队里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如果能在短短的一生中为他人留下点什么,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完成赛事服务工作的同时,杨旭还主动担任了场馆的无障碍体验员的角色。他和他的蓝色轮椅一起,穿过场馆的各条道路、各处坡道、不同点位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坐席,为场馆的无障碍建设和相关服务提供意见和建议。他还将参与无障碍车辆运力测试,为准确制定古杨树场馆群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的交通运行安排提供基础测试数据。
作为一名轮椅使用者,杨旭尽最大努力自主完成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同时也坦然面对必须由他人提供的协助,并对大家的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当驻地保障团队特意为他准备洗澡的浴凳、调整就餐地点、新建轮椅坡道;当场馆团队自主为他配备保温袋、安排打饭人员、对接车辆接送事宜时,杨旭认真写下并郑重送出一封封感谢信,真诚感谢每一位提供帮助的人员和相关单位。在这些感谢信的背后,杨旭说他感受到的是人文关怀和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实质性进展。他也希望这一封封的感谢信像一颗颗种子,把助残意识播散地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他的残疾小伙伴们更加便利地融入社会生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他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李雯雯]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