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双奥”志愿者王倩:把奥运情怀深植于心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15 09:36:06
张家口新闻网讯:2月12日,小雪,一早起来,王倩照例一边听新闻,一边做家务,和刚1岁的宝宝抱了抱,10点出了门,“今天下雪,得早出门半小时。”
一路小跑赶公交,从张家口桥东区到万全区,虽然路程不远,可要赶在12点半之前到达万全区城市志愿者执勤点,王倩得打出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她却乐此不疲地说:“再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奥运会举办中,有幸成为‘双奥’志愿者,何其难得,我得加倍珍惜。”
从2008到2022,从18岁到32岁,从青春年华到而立之年,这位“张家口的媳妇”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情缘。
“2008年5月份,正读高三的我得知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6月底,就接到了学校通知,让我们大一新生提前到校报道,开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 记得当时兴奋得一夜没睡。”王倩回忆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作为通用志愿者,主要在鸟巢的安检区为国外游客提供翻译服务,当时游客众多,要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说起14年前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经历,王倩依然难掩激动。
王倩老家在河南郑州,2017年跟随爱人来到张家口,而之前,她在国家农业农村部从事外事翻译工作,她说来到张家口有两个原因,一是爱人由于工作原因提前回到张家口, 二是张家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她说:“那时感觉冬奥会在向我招手,我觉得我应该来到张家口,为老公的故乡、我的第二故乡做点什么?”
说到做到,来到张家口后,王倩成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奥运英语“种子”教师集训班,成了张家口市奥运英语“种子”教师库的一员。2018年,她发起“城市英文标识纠错”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组成员由从事外语相关专业人士构成。在王倩的组织带领下,小组成员先后深入到我市景区、车站、医院、酒店等公共场所,查找出翻译错误百余处。
王倩带领翻译服务队成员,将翻译错误标识进行修改,拿出译文初稿,再请专业译员老师和海外志愿者帮忙把关,最后形成定稿。该项目获得2020年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从2008年起,我对志愿服务就情有独钟,所以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理由就去做了。”王倩说。
如她所说,来张家口的五年,也是她践行践诺的五年,她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们积极普及冬奥知识,她还被推荐担任了张家口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冬奥英语专业委员会会长,几年来,她带领志愿者们为张家口的市民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英语志愿培训服务。
一颗志愿心,浓浓家国情。从酷暑到寒冬,付出所有辛苦只为圆那个“双奥”志愿者的梦,认识她的人都说:“王倩把奥运情怀早就深耕于心!”(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刘浩文)
[责任编辑:李雅雯]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