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助力冬奥

【冬奥有我·筑梦】
五 环 旗 高 高 飘 扬
——六载春秋绘就这一天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2-05 16:44:35

  张家口日报记者韩文涛

  虎跃迎春逢盛事,五环飘扬向未来。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立春”之际如约而至。“双奥之城”北京携手“塞外明珠”张家口向全世界献上一场展现大国风采、彰显中国精神、点燃冰雪激情的冬奥盛会。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荣耀时刻,更是400多万张垣儿女翘首以盼、计日以俟的圆梦之期。

  六载春秋,峥嵘岁月。励精图治,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一幅壮美的“冬奥蓝图”在飘扬的五环旗下变为现实。

  (一)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国家大事,是党中央赋予张家口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张家口融入发展大局、实现跨越腾飞的宝贵契机。从2015年夏天欢庆申办北京冬奥成功的那一刻起,张家口牢记“国之大者”,不辱使命担当。

  6年多的时间里,全市上下倾力而为、倾城而动,认真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不断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聚焦赛事核心、倒排时间节点,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慢、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大力发扬“严谨、精细、扎实、和谐、高效、优质”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筹办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或深入崇礼实地指导,现场办公,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崇礼区、重点施工单位工作汇报,逐项了解冬奥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工程进展、各服务保障团队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全市对相关部门、单位、企业细化分解任务方案,逐一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全市19个县区汇聚保障合力,全面落实好张家口赛区住宿营地保障服务各项工作任务;

  ———广大群众点燃参与冬奥、宣传冬奥的激情,或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或“变身”志愿者穿梭在城市之间,清洁家园、宣传冬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共同为冬奥盛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众志成城。张家口赛区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竞赛场馆提前完工,运行保障统筹推进,指挥体系持续优化……美好的申办愿景在筹办工作中一步步化作现实,“交好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的华美乐章,在五环旗飘扬的时刻精彩奏响。

  (二)

  空中俯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曲线完美融合,“雪如意”由此得名。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明星”场馆,“雪如意”在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

  自2018年5月打下第一根桩,“雪如意”的建设就“志存高远”。

  作为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工程,“雪如意”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或世界之最:世界上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超长框架结构、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世界上最具设计感的跳台滑雪场馆,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

  荣誉的背后,是工程建设者的一次次艰苦攻关和一个个智慧“火花”。

  顶峰俱乐部直径78米,悬挑高度37.5米,如何才能制作完美并悬挑在山顶?弧形滑道架空在山谷,最高架空高度达30米,坡度最高达到37度,怎么施工?顶部最高点与地面的落差达160多米,物料运输问题如何解决?……面对一个个难题,年轻的施工团队加强攻关,苦苦钻研,多次论证推演,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匠心独具、巧夺天工的,何止一个“雪如意”?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布设的150多根白色灯杆多次改变设置方案,最终没有移动和破坏周围哪怕一棵原生树木;云顶滑雪公园赛道改建4条,新建2条,实现了土石方挖填平衡,最大限度保护了周边生态,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冬奥村建筑全部采用有利于回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冬季采暖用绿电,还能控温……走进赛区,我们可以随时触摸它绿色的脉搏。

  赛区冬奥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中,科技以其惊人的渗透力进入其中。“雪如意”跳台滑雪助滑道冰面温度位移智能监控系统,既保证了实时性和准确性,又实现了系统本身对助滑道设施的零干扰;云顶滑雪公园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防风网技术,防风性能、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技术楼采用高性能中空玻璃幕墙工艺,在便于观察赛场情况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场馆对于抗风压性、水密性以及气密性的严格要求。

  除此之外,云转播、斜行电梯、5G覆盖、北斗定位等一系列科技,注入冬奥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过程,让参赛者、观赛者体验雪场激情的同时享受到叹为观止的科技景观。

  (三)

  薄薄一张网,厚度仅有4毫米,却能承受20吨的拉力。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一块块白色网布仿佛“驯兽师”,迅速“驯服”如烈马般狂奔的山风,将超过10米/秒的风速降至3.5米/秒。这张防风网可以保障运动员安全和比赛顺畅进行。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得到了国际雪联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而这仅仅是张家口赛区精心做好赛事相关服务保障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办赛的一个缩影。

  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冰雪赛事的安全保障涉及场馆设施和运行、气象服务、医疗救护等诸多方面,必须防患于未然,完善工作方案和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张家口赛区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着眼赛时需求,精益求精做好交通、安保、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业务领域筹办工作,全面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

  围绕冬奥气象预报“百米级”和“分钟级”的精细化要求,张家口赛区建设投用了包括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精细化预报预测系统、气象服务系统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等4个项目的气象工程,组成了堪称历届冬奥会最完备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赛区气象装备保障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一站一策”保障方案。

  万一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意外,怎样确保他们得到快速有效救治?张家口市、崇礼区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成立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这是距离张家口赛区赛事核心区最近的医院,为冬奥伤员救援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张家口国家航空医疗救护也将为冬奥伤员救援添“翼”。

  除此以外,公路、铁路、民航建设全面发力,打造张家口赛区立体交通保障体系。京张高铁通车一年多来,已累计发送旅客上千万人次。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工程的通航,进一步提升了张家口的空中交通运输能力;延崇高速公路既便利了北京游客前往崇礼,又保障了延庆赛区与张家口赛区之间实现约1小时快速转场;张家口南、太子城高铁站、崇礼三个客运枢纽相继建成投用,张家口赛区8个临时交通场站全部建设完成,极大便利了赛区内交通。

  22家签约饭店(公寓)整体进入全面就绪、巩固提升阶段。10位来自省外的中国烹饪大师,共同研发出了包含360道菜点的“崇礼菜单”,并制定严格标准,优选原材料供应基地,规范食材采购渠道和储运方式,确保了饮食安全。

  ……

  冬奥之约,中国然诺。立春之时,五环闪耀。

  这一天,鼓舞人心;这一天,激情彭拜;这一天,任重道远,未来可期。相信这份冬奥筹办的答卷,将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成为张家口人实践履历和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

  一切以运动员为中心

  张家口日报记者亢春宁

  ■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圆梦之约,它承载着众多运动员的梦想和期待。2015年,在申办冬奥会时,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就提出了“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6年来,作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张家口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从场馆设计建设到竞赛设施配备,从衣食住行服务保障到无障碍设施逐步完善,“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竭尽全力为广大运动员提供一流的竞赛场地和赛事服务,创造良好的参赛体验和参赛环境,更加细致周到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场馆配套

  助力运动员发挥最好状态

  完善的场馆设施、便捷的交通出行、温馨的人文关怀……良好的竞赛环境可以帮助运动员发挥到最佳状态。在冬奥会场馆设计之初,张家口赛区的场馆均按照“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谋篇布局,赛区内从奥运村到各竞赛场馆的车程被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与北京、延庆两个赛区之间则有高铁、高速连接,最大程度地缩短了运动员的比赛时奔波。赛场内,运动员比赛时所需场地、设施布局也被考虑得十分周到。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场地的专用停车场、试蜡区、热身赛道、训练赛道、打蜡区、更衣室、休息室都围绕在比赛场地核心区附近,流线合理、通行顺畅,缩短了各功能区之间的通行路程,节省了运动员在比赛之外的体能和时间。冬奥村作为张家口赛区规模最大的场馆项目,按照中国最高的绿建三星标准进行建设。冬奥村内主要功能房间采用高效新风系统,设置了空气净化装置,PM2.5净化效率不低于95%。房间内还在床头柜上方显眼之处设有紧急按钮,如遇突发情况可一键呼叫,信息直达中控室。房间内智能床采用记忆棉材质,不仅舒适结实,还可以调节为阅读、办公、休憩多种模式,让运动员紧张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舒适。

  服务保障

  用心优质做到全方位守护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汇聚张家口。张家口冬奥村提供的菜品中,能够满足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家运动员的用餐需求,还有很多中国的特色菜肴,能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儿”。“餐饮保障方面,我们制定了仓储物流配送、前置周转仓、餐饮原材料、餐饮原材料应急处置、餐厅服务场所、就餐人员防护、餐厨垃圾清废等各个环节严格的工作标准,逐一明确责任人,执行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食材来源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食材供应商和北京冬奥组委确定的一级食材供应基地,并按照检测需求提前入仓,全部检测合格后统一配送至保障酒店,层层把关,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舌尖上的安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闭环管理的大背景下,张家口赛区将落实“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原则,北京冬奥组委针对运动员群体,科学制定了防疫政策。按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标准,要求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即鼓励和提倡所有运动员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运动员和少数通过医学豁免的运动员可在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所有入境人员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与社会面完全分开。张家口冬奥村的服务还体现在了智能服务和5G应用方面。赛时,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9台机器人在代表团接待中心、居住区、广场区都有覆盖,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路线导览等服务。张家口冬奥村5G覆盖指标达到100%,下载平均速率是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的4倍以上。

  无障碍设施

  细致入微体现人文关怀

  无障碍设施是历届奥运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无障碍设施建设遵循“公平、尊严、适用”的基本原则,更加细致入微,体现人文关怀。按照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需求和规划,张家口冬奥村共建设无障碍客房237间、无障碍电梯56部,无障碍停车位8个,户外按设计和实际需求建设无障碍坡道36处、无障碍公共卫生间23间。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季两项和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及残奥冬季两项的竞赛场馆,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技术楼北、西、东三侧看台各设置了24、30、21个无障碍席位;为媒体单设了摄影记者无障碍席位和文字记者无障碍席位,且处于最好的观赛位置;技术楼大门最窄85厘米,最宽可达95厘米,能够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自如出入;卫生间坐便器和洗手池旁均安装了安全扶手……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经理梁晓东介绍,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场馆建设前期,也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就已把无障碍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好,不是后期再进行改造。“我们做了精准的计算,无论是使用轮椅还是拐杖,净手还是如厕,都会有一个安全、适合的支撑点,尽可能给残疾人运动员参赛提供最大的便利。”梁晓东说。

  全力打造冬奥人才新高地

  张家口日报记者 左文婷

  回首冬奥筹办之路,我市将培养造就一支满足赛会运行和奥运产业发展需要的冬奥人才队伍作为决胜举措,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悉心创新创业创造,全力打造全球冬奥人才高地,从制定冬奥人才发展规划,到全面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再到配套政策支持,为服务人才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建设国际顶级冰雪文化旅游城市汇聚了厚重的人才支撑。

  赛时工程为平台,引全球精英云集。76个冬奥项目,凝聚着一大批建设精英们的智慧与汗水,也激发了行业专家的新灵感。国家特聘专家刘喜富、“长江学者”刘宇等冰雪产业高端人才,深入我市开展世界一流科技研发,打造中国冰雪装备器材制造基地,开发的无创深部脑刺激可穿戴产品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研发计划。为解决冬奥会绿色交通出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到张家口开展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制工作,组建科研团队;以“绿电”产“绿氢”,引进亿华通、海珀尔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项目落户,北汽福田、厦门金龙氢燃料汽车项目开工建设。

  立足本地发展,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我市以冬奥会筹办作为新引擎,全方位、全产业链造就了冰雪运动、志愿服务、交通、环保、法律等18支本土人才队伍。从志愿者到医疗,从餐饮到交通,从安保到气象……凝聚起冬奥保障本地人才的合力。在冰雪运动方面,建起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等6支专业队伍,3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28人入选省集训队,4名教练成为国家、省队主教练,4名教师成为国家级裁判员;全市6所职业院校开设运动训练和体育服务管理专业,全市共创建111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培养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名。在赛事保障上,筛选3400余名干部纳入冬奥人才储备库,储备培训“迎冬奥”城市志愿者14526名,培养医生372名、护士328名、救护车司机81名。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上,成立河北张家口文旅人才培养联盟,全市42名旅游管理与服务、英语等专业教师纳入专家库,1072名文旅专业学生纳入储备人才库。

  借力国家战略,打造人才新“蓝海”。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医疗服务、官厅湖畔打造数字蓝海、外地专家指导本地创业……冬奥会的筹办举办,犹如强劲的东风加速了京张同城化的步伐。张家口,成为京津地区干事创业人才的首选地。在医疗上,全市9家市属医院与北京天坛、积水潭、同仁、北京中医院等11家全国知名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设立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并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建立中国首个冰雪运动员医疗基地。我市还充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溢,全力打造“中国数坝”,举办中国大数据创新创业大会暨官厅湖“数聚会”等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知名院士,培育大数据产业人才近5000人。

  筹办成果助力后奥运经济发展

  张家口日报记者 吴建巍

  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过程中,我市按照《奥林匹克2020议程》指引、按照各级相关要求、按照遗产战略计划和场馆赛后利用计划部署,扎实推进冬奥遗产相关工作,努力打造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1月19日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收录了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七个领域的成果。相关报告显示,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市冰雪运动落地生根,冰雪产业加速发展、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民生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多项筹办工作已经成为冬奥遗产领域的重要成果。特别是建成了涵盖京张高铁、崇礼铁路、张呼高铁、张大高铁等在内的便捷交通网络等,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同时,我市新建的一批冬奥设施也为城市增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推动后奥运经济长足发展。按照规划,赛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作为跳台滑雪赛事场地和专业训练基地,同时开展会议和体育休闲娱乐等项目。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在保留越野滑雪赛事举办和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增设冰雪小剧场、雪地摩托车等雪季项目和森林剧场、山地音乐会等夏季项目。冬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满足专项训练和赛事的同时,增设适合儿童滑雪和初学者的培训及冰雪体验和冰雪娱乐等项目;夏季,将打造成为自行车越野、拓展训练基地等夏季户外活动中心,设置房车宿营地、小剧场等娱乐场地。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和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等新建的冬奥文化机构也将在赛后成为大众文化休闲场所,继续促进奥运文化研究推广。

[责任编辑:荆丽娟]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